关注嵌入式学习站,每天带你get更多新鲜热点
🤟食用提示:本文共计1582字,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~
2021年8月19日,马斯克在首届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,提出将推出人形机器人—— Optimus(“擎天柱”),旨在从事重复性高、单调枯燥的危险工作。并扬言“未来要让机器人进入家庭”。
声音一出,一片哗然,科技爱好者、媒体纷纷热议。而在资本层面,人形机器人股价一路上涨,甚至带“火”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发展。
“擎天柱”设计之初,是为了代替人类做一些比较困难,比较危险,没有人愿意做的事情,从这个出发点可以看出“擎天柱”将会非常的聪明,代替人类做一些普通事情很困难,代替人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更加的困难了,“擎天柱”采用了特斯拉独有的AI技术和独门秘籍(视觉神经网络系统)。
因此“擎天柱”可以实现直立行走速度8公里每小时,而且还可以提20公斤的重物,马斯克首次发布“擎天柱”就表示,这款机器人是跨时代的,“擎天柱”的能力可以改变世界,绝对超乎大家的想象。
特斯拉公布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概念图
今年4月,马斯克又强调,Optimus是特斯拉2022年最为重要的产品开发项目,甚至超过汽车,并将在2023年“适度量产”。
不久之前,马斯克早早在推特为即将于9月发布的Optimus(“擎天柱”)“造势”,引得网友们翘首以待,但出乎意料的是,还没有等来特斯拉的“擎天柱”,却先等来了小米的Cyber One,又称“铁大”。
小米人形机器人Cyber One
8月12日,在小米发布会上,当Cyber One“手捧”一枝花,慢腾腾地走向雷军,并与之互动时,发布会的热度达到顶点。在这之前,小米似乎并未向外界透露过要“造”人形机器人的想法。Cyber One是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,身高为177厘米,体重达52千克,符合一个成年人类的标准形象。
雷军表示,Cyber One是由小米机器人实验室全栈自研完成,除了能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外,四肢强健、动力峰值扭矩300Nm等四大技术能力外,还可感知人类情绪;对真实世界三维虚拟重建。
此外,雷军还表示,集团自动驾驶部门的很多技术,也应用在CyberOne上,构成了仿生机器人的“大脑”。
CyberOne的性能介绍
2021年8月,在百度世界大会2021上,李彦宏提出“汽车机器人”概念,称未来汽车进化的方向是按照汽车机器人的方向进化。让汽车与机器人的边界开始交融。而车企开始“造人”,也不再是新鲜事。特斯拉自不必说,小米虽不是车企,但也已明确了造车计划,并已组建超过500人的团队专注打磨自动驾驶,剑指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。
其实,从底层技术层面来说,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在多方面是相通的。对于智能机器人来说,不管是ToC场景的扫地机器人、导购机器人,还是ToB场景的仓储物流机器人AMR、AGV等,在移动时所涉及的地理位置重构、路径规划、导航、视觉传感,以及算法等方面,与汽车的自动驾驶所涉及的问题并不二致。只是,汽车的自动驾驶是行驶在马路上,场景更为复杂,对于技术性、安全,有着更高的要求,难度更大、周期更长。
于是,选择较自动驾驶难度较低,更容易生成产品的智能机器人来作为漫长攻坚战中的“先行队伍”,似乎成为更多车企的优先选项。既可以进行原始的数据积累、技术迭代,又可以宣扬自身的自动驾驶品牌,可谓“一举两得”。
因此,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,小米的人形机器人,“品牌秀”的成分更多一些。或许在这场热闹中,“人”不是重点,但回顾其发展史,会发现,人形机器人还是在一步步走向人类的。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
本文链接:http://bts.tttmy.cn/news/2162.html